- Welcome to visit CYNDA !     TEL: +86-531-88818055
HOME > NEWS & MEDIA >
Details
泷泽萝拉全集—水咲萝拉泷泽萝拉壁纸全集风水探讨大风水
Posttime:2024-09-01 10:11:17    Author: Shandong CYNDA (Group) Co., Ltd.

内容提要   “广东汉乐”是1962年专家们根据粤东客家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音乐形式以研究而定的名称。在此之前,粤东地区流传着几种音乐形式,名称也各式各样,如“汉调”、“客家音乐”、“儒乐”、“国乐”、“中军班”、“打八音”等等,在民间代代相传,互相影响,逐渐衍变,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乐种。这些音乐都源于古代中州地区,故被冠上了“广东汉乐”之名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1989年4月版中有关“汉乐”的条目释文,对汉乐的源流、沿革、定名、组合形式都有不确切之处。为了对历史负责,以免误导人们对汉乐的源流与沿革的认识,我在此提出一些看法,与原作者高厚永及有关的出版单位共同商榷。为便于大家分析,现将《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汉乐的条目释文原文抄录下:
    “汉乐”中国传统器乐之一,由潮洲汉剧中的器乐曲牌发展而来,原称为“外江弦”,到20世纪20年代,改成为“汉乐”(即汉调音乐)。流传在广东、江西、福建、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一带华侨中间。
     汉乐分“和弦索”、“清乐”及“锣鼓吹”、“中军班”数种。和弦索是指用小二弦领奏,由月琴、琵琶、椰胡、三弦、笛子等乐器演奏的丝竹乐形式;清乐是指用筝、琵琶、椰胡3种乐器演奏,俗称“三件头”的弦索乐形式;锣鼓吹是由唢呐主奏,再加打击乐器梆子、摇板、鼓、苏锣、小锣、钹、碗锣、乳锣等,属于吹打乐形式;中军班属于仪仗乐队,受雇于婚、丧、喜庆等场合。演奏时多则20余人,少则2、3人,属于鼓吹乐形式。
     通常所说的的汉乐,以和弦索与清乐更具代表性,这类音乐以淳朴优美、典雅大方见长,一般所奏乐曲均为汉剧音乐中的传统曲牌。如《傍妆台》、《小桃红》、《柳摇金》、《小梁州》、《北正宫》、《万年欢》、《到春来》、《水龙吟》、《串珠帘》、《百家春》等。在30年代,汉乐演奏十分兴盛,百代唱片公司曾为广州、汕头的演出团体录制唱片《出水莲》、《绊马索》、《寒鸦戏水》、《串珠帘》等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唱片社又为大埔新生木偶剧团、广东汉剧院等团体灌制了《翡翠登潭》、《出水莲》、《薰风曲》、《嫁好郎》等曲目的唱片。 (高厚永)   
                              
     我把以上条目释文的主要错误,在下面作分类阐述:

     1、条目释文把“汉乐”解释为“潮洲汉剧中的器乐曲牌发展而来”的乐种,此论是错误的,“汉乐”与“汉剧”本是两种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艺术品种,我把这两种艺术的内容及源流简单介绍如下:
   (1)“汉乐”(现称“广东汉乐”),主要由三大音乐品类组成:
    第一类“儒乐”(即儒家音乐),又称“丝弦乐”、“国乐”、“中州古调”。曲调分“大调”和“串调”两种,曲目当前有据可查的有264首(根据大埔县文化局出版的《广东汉乐三百首》);二人以上合奏,客家人称为“和弦索”。此种音乐源于“中州古调”,是古代文人雅士所操练的乐种;演奏乐器以筝、琵琶、椰胡、洞箫、头弦、弹拨乐器为主,多在室内演奏,可以称为“中国的室内乐”。
    第二类“中军班”音乐,又称“吹打乐”、“打八音”,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其它弦乐和独具特色的汉乐打击乐器。当前有据可查的曲目有39首(根据大埔县文化局出版的《广东汉乐三百首》)。此种音乐是源于古代宫廷仪仗性音乐,以后流落民间,为民间婚、丧、喜庆场合所雇请。解放前粤东、闽西客家地区到处都有这种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中班军”班社。
     第三类“粤东民间音乐”。这些音乐原来并非属于汉乐,而是在汉乐流传到粤东后的漫长历史中,逐渐融合进去的。其内容包括:1)“小调”。这些小调大部分是全国流行的,如《一枝花》、《玉美人》、《孟姜女》、《卖杂货》等;2)“佛曲”。如《碧莲池》等;3)“汉剧吹唱”。是以唢呐模仿人声吹奏汉剧唱腔和道白,如《二进宫》、《双扶船》等。
    以上汉乐包括的三种品类,本来也是各自相对独立的,只是到20世纪初,由于艺人的串班活动,才逐渐互相吸收,融为一体。“汉乐”之名在20世纪30年代,只是指“丝弦乐”类,到了1962年,第一届羊城音乐花会之时,由于当时被人称作“客家音乐”的“丝弦乐”“中军班”同台演出,专家们观后,经研究,为溯其源才一并冠上“广东汉乐”之名。在以后搜索的资料也可以证实这个观点,如20世纪初的著名汉乐大师何育斋先生整理的手抄汉乐曲谱(工尺谱),冠有“中州古调”之名,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赵沨,在1962年第一届羊城音乐花会上,听完广东汉乐的演奏之后是这样评论的:“在广东‘客家人’居住的地区,流传着一种音乐,过去,人们称之为汉调、中军班、丝弦。现在被称为广东汉乐。这种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曲目,值得我们珍视。据说,这种音乐是从我国中部河南地区流传过去的,演奏这种音乐的老艺人们说,他们使用的手抄乐谱上还写着“中州古调”的字样。‘客家人’便是宋朝末年从北方迁居到广东的,他们也带去了这种音乐。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从现在流传的广东汉乐里,看到宋代音乐的面目,这将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广东汉乐从北方传而来的佐证,第一,他们演奏的古筝曲和目前流行于河南一带的古筝乐曲,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类似。其次,中州汉乐中传统的曲目之一有《崖山哀》一曲,据说内容是抒写对中原的怀念之情的。……”(原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9期)
   (2)“汉剧”即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以西皮(又称北路)、二黄(又称南路)为主要声腔的皮黄剧种,舞台语言沿用“中州音韵”。外江戏源于湖北汉剧的“荆河派”(现称荆河戏),约在乾隆末年流入粤东兴梅、潮汕地区(据肖遥天先生《民间戏曲丛考》及大埔县博物馆保存的乾隆年间罚戏禁碑)。其艺术形式主要是唱、念、做、打,剧目主要是以各朝的历史故事为主,伴奏的弦乐俗称“三件头”(即头弦、月琴、三弦),伴奏用的曲牌原来并不多,与全国皮黄剧种大同小异,据著名汉乐师罗琏及已故汉剧老艺人罗恒报等说,汉剧与汉乐互相吸收借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当时汕头有很多汉乐班社,如“公益国乐社”、“以成国乐社”等。他们在和弦索之余,还兼唱些外江戏以助兴。后来又吸引了一些外江戏艺人到汉乐社来清唱汉剧,如钟熙懿、丘赛花、李光华等。此后他们互相串班,活动频繁。汉乐爱好者赖宣(梅县松口人)首先串班参加外江戏班的演出和伴奏,而且带去了汉乐中使用的“角胡”(用竹制八角形的琴筒,演奏时用双膝关节处夹住琴筒,发音清脆,近似旦行发音。此种乐器还是汉乐名师饶淑枢从广州传回来,加以改革制成的,以后广东汉剧称此乐器为“提胡”)。以后他们就把广东汉乐的一些串调等曲牌穿插在唱腔的空隙之间,这种形式就逐渐固定了下来。广东汉乐在广东汉剧中正式作为烘托剧情的“情节音乐”大量使用,还是在1950年后。罗琏、饶淑枢、罗九香、余敦昌、范思湘等汉乐家先后参加汉剧团乐队之后,才把丰富的广东汉乐曲牌作为烘托剧情的间奏音乐。以上论点我可以提供三个证据:其一,年已古稀的汉乐师罗琏,是30年代就在潮汕汉乐社活动的汉乐爱好者,现已退休,住在大埔县城,他可以作为见证人;其二,可以查考30年代百代唱片公司在汕头录制的外江戏“老三多”、“新天彩”、“荣天彩”班所演唱的唱片,当时汉剧的伴奏,弦乐也仅有“三件头”;其三,广东汉剧的鼻祖“湖北汉剧”一向来都没有像广东汉剧目前这样丰富的伴奏曲牌。1962年,湖北武汉市汉剧院院长陈伯华、副院长李罗克来广东梅县与广东汉剧院交流,他们观看演出后,对广东汉剧吸收广东汉乐作情节音乐、烘托剧情起到很好的效果很感兴趣,而且还主张湖北汉剧以后也应采取这种方法,以加强戏曲艺术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广东汉乐”与“广东汉剧”原来是两种互不相干的艺术品种,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汉乐师与外江戏(汉剧)艺人互相串班活动,才导致汉剧吸收了一些汉乐曲牌,从而丰富了汉剧的音乐表现力,而绝非汉乐脱胎于潮州汉剧音乐曲牌。作者高厚永,就在“汉乐源流”这一主要问题上搞错了。
     2、条目释文中说,汉乐“原称为‘外江弦’,到20世纪20年代,改称为‘汉乐’(即汉调音乐)”,我认为此说也不确切。原称汉乐为外江弦者,仅是潮州少数人为了区别于潮州音乐而冠以“外江弦”的称谓,而20世纪20年代,汉乐的主要两大类即“儒乐”和“中军班”还是经纬分明的:儒乐班社主要是演奏丝弦乐曲(即大调、串调)为主,各班还有各自的名字,同时冠以“国乐”之名,如汕头的“公益国乐社”、“以成国乐社”,大埔的“同益国乐社”、“保定国乐社”,新加坡的“余娱国乐社”、“陶融国乐社”、“客属总会国乐部”,马来西亚的“大埔国乐社”,泰国的“肖戛玉国乐社”等;“中军班”则主要是以演奏唢呐曲牌配以大锣鼓和打八音为主,专为民间婚、丧、喜庆所雇请。班社的名字多以班主的名字代之,如大埔的“李兰田”班、“李芝田”班、“罗娘德”班、“余述先”班等。只是到了1962年第一届羊城音乐花会之后(当时儒乐与中军班同台演出,儒乐演奏以罗九香、罗琏为主,中军班演奏以王光丕、余敦昌为主),经与会专家们研究,认为此乐种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州古乐”的风格和形式,而又吸收了粤东一些民间音乐,因此才定名统称为“广东汉乐”。
     综上所述,“广东汉乐”是1962年第一届羊城音乐花会之后,对粤东客家地区流传已久的几种音乐品类“儒乐”、“中军班”、“佛曲”、“小调”、“汉剧吹唱”的总称,并非潮州汉剧曲牌发展而成的乐种(潮州汉剧即是广东汉剧,是皮黄或称南北路为主要声腔的剧种)。
    3、释文关于“汉乐分类”也不确切。文中说:汉乐分“和弦索”、“清乐”及“锣鼓吹”、“中军班”数种。
       其实汉乐按其源流、内容和特点可分三大类,即“儒乐”、“中军班”与“其它”(包括小调、佛曲、汉剧吹唱)。严格地说,“其它”部分不属于汉乐,它并非源于中州的音乐品种。其实汉乐指的是“儒乐”和“中军班”,而其中“儒乐”更具代表性。“和弦索”、“清乐”即是“儒乐”包含的内容:“和弦索”是指二人以上合奏的俗称;“清乐”是指六十八板的大调,如《昭君怨》、《西调》、《崖山哀》等。
     释文把“锣鼓吹”与“中军班”分类,而实际上“锣鼓吹”是中军班数种配器形式之一。“中军班”是婚、丧、喜庆的仪仗性音乐,因此就根据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配器,如在“迎神”、“赛会”、“送葬”的行进中,便在配器上加进大锣大鼓,随着进行的节奏吹打,更增添场面的热烈气氛,因此称为“锣鼓吹”。(大埔河西地区,过去也有人把“中军班”与“锣鼓吹”加以区分的习惯)。
     综上所述,“和弦索”、“清乐”只是儒乐演奏形式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锣鼓吹”只是中军班在不同场合下的一种配器和演奏形式。
    4、释文把“和弦索”的领奏乐器称作“小二弦”,而我们广东汉乐的领奏乐器,在40年代前称“吊规子”,以后又称作“头弦”。头弦与二弦两者之间不仅名称不同,而且构造规格、音色合定弦都有差别。虽然头弦与二弦外形相似,但头弦的杆比二弦的短,筒比二弦小,而内空则比二弦的大,因此发音比较粗犷;二弦发音则比较尖细。头弦定弦是五度关系;二弦是潮州音乐的主弦,其定弦是四度关系。因此说汉乐的领奏乐器不叫“小二弦”而是叫“头弦”。过去潮汕有很多汉乐班社,他们演奏汉乐时,有的人可能也使用二弦代替头弦,他们定弦必然也使用五度关系定弦,才会有汉乐的风格。否则以四度关系定弦演奏汉乐,由于汉乐与潮乐的定弦和音律不同,加上头弦与二弦音色的差别,即使同样演奏汉乐曲调,但奏出来的效果,必然就是潮州音乐的效果。目前已有很多汉乐曲调被潮乐吸收,如《寒鸦戏水》等,但通过潮州音乐的音律和二弦的定弦与音色特点,演奏出来的音乐效果就成了十足的“潮州音乐”。
    5、释文中有一段时这样写的:“通常所说的汉乐……一般所奏乐曲均为汉剧音乐中的传统曲牌,如《小桃红》、《万年欢》、《到春来》、《柳摇金》等。”这一论点把事实完全颠倒了。恰恰相反,是广东汉剧吸收了广东汉乐的《小桃红》、《万年欢》、《到春来》、《柳摇金》等曲调,这些曲调并非汉剧的传统曲牌。这问题可以查考皮黄南北路声腔诸剧种,如闽西汉剧、赣南东河戏、湖南祁剧、常德汉剧、湖北荆河戏,便可证实目前广东汉剧所用的情节音乐曲目,并非汉剧原有的音乐曲牌,而是广东汉剧到了粤东后才吸收了广东汉乐的曲牌。即是到目前为止,广东汉剧所吸收的汉乐曲牌也是很有限的,常用的也不过几十首,而广东汉乐目前有据可查的曲目就有300多首。
    综上所述,广东汉乐并非潮州汉剧音乐曲牌发展而来的乐种。20世纪初的汉乐师绝大多数从未入过外江班(汉剧),如著名的汉乐家何育斋、饶托生、饶碧初、李伯群、何少卿等,而汉乐名师罗琏、余敦昌、饶淑枢、饶从举、罗九香、管石銮、李德礼等,也都是1950年以后才陆续参加广东汉剧团的。   
                                                                                                            

                                                          作者:丘 煌   单位广东省广东汉剧院
,因骂道:“ 式阅读(7选5)作者 张销民: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韩国汉阳大学亚太研究院硕士。200 大的用处。 因此她聘得高手匠人,将杨过杨大侠

泷泽萝拉全集—水咲萝拉泷泽萝拉壁纸全集风水探讨大风水

  HEAD OFFICE
Head office: D/6th floor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Road, Jina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 R. CHINA
  SUBSCRIBE

Get products news, tip and solutions to your problems from our company.

© Copyright   Shandong CYNDA (Group)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